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新闻动态
榆有言——琅琊山上植物圈的群聊(二)
来源:滁州市博物馆作者:滁州市博物馆
发布时间:2023-05-19 10:54:21
【字体:

上期我们知道了琅琊榆和醉翁榆名称来源的故事,但二者同属榆科大家族,究竟有何不同呢?本期让我们继续倾听它们的故事吧!

延伸阅读:琅琊山现存一方明代万历年间记述植树造林的石碑,碑额题铭为《琅琊山植木记》。原文为明万历时期滁州人石玺所作,为文清静优雅,景物描绘有身临其境之感,由郁郁山色转而称颂人物,水到渠成。这是琅琊山留存的唯一有关山林植树的碑文,尤为珍贵,民国时期徐悲鸿、丁玲等人游览琅琊山是曾作《琅琊山游记》,文中提及此篇,赞其“文章隽雅”。

《琅琊山植木记》

天地间山水,一而已,然有幸不幸焉,人为之也。其在中州大邦者,高人逸客相与种树植木、培护爱养,遂致桃李成蹊,松柏凌汉,是以状山之奇观;而文家墨士因以轮蹄络绎,览睹其胜,而显其美,固幸甚矣乎!其有远于荒陬僻嵩者,登临罕及,种植弗加,间虽自有生息,亦不过为樵夫牧竖之所践伐,而人卒以濯濯为山病焉。其不幸亦甚矣乎!

吾滁山水名天下,而琅琊为最。其间群峰起伏,涧壑盘旋,不知其凡几矣!若夫有色交翠,有影交辉,或清颸送凉,或浓荫生寂,则皆乔木佳林,森秀中外也;不尔,则孤高光洁,其不以濯濯弃琅琊者几希。

余自解组归田,寻盟山水,近独喜琅琊松植之盛,一望如云,而峰壑因以增美。至于种植所自,竟不知谁何已。昨郡中待价庠元景欧、秦友过余而言曰:“里有刘君大德、万君钧者,素以善行著闻。曾于万历乙亥共植松千株于琅琊之山,今皆挺然成茂林矣。人之欣羡而归功者翕焉,请先生一言为记。”

余曰:“噫嘻!人所欣羡,其即余之所欣羡者欤,窃以是深为琅琊幸也!而况诸君之善行表表,尤足以衍庆于无穷者,山灵其将有永佑乎。”遂为之记。



版权所有: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: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:0550—3038962
技术支持:滁州中天科技

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-1

Baidu
map